首页 >> 知识问答 >

巴宾斯基征名词解释

2025-09-18 05:27:30

问题描述:

巴宾斯基征名词解释,在线等,求大佬翻我牌子!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8 05:27:30

巴宾斯基征名词解释】巴宾斯基征(Babinski sign)是神经学中一个重要的体征,用于评估锥体束功能是否正常。该征象由法国神经学家弗朗索瓦·巴宾斯基(Jean Babinski)于1896年首次描述,常用于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尤其是大脑或脊髓的损伤。

一、

巴宾斯基征是一种通过刺激足底皮肤引发的异常反射反应,主要表现为大脚趾背屈,其余脚趾呈扇形展开。在正常成年人中,这种反应应为足趾跖屈(即脚趾向下弯曲)。若出现大脚趾背屈,则提示锥体束受损,常见于脑部疾病如脑卒中、多发性硬化症、脑肿瘤等,或脊髓损伤等情况。

此征象在婴儿中可为正常表现,因为其锥体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通常在出生后6至12个月内逐渐消失。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内容
名称 巴宾斯基征(Babinski sign)
提出者 弗朗索瓦·巴宾斯基(Jean Babinski)
提出时间 1896年
定义 刺激足底皮肤后出现的大脚趾背屈及其余脚趾扇形展开的反射
正常反应 足趾跖屈(向足底弯曲)
异常反应 大脚趾背屈,其余脚趾呈扇形分开
临床意义 提示锥体束损伤,常见于脑部或脊髓病变
常见病因 脑卒中、脑肿瘤、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等
婴幼儿表现 可为正常现象,随年龄增长逐渐消失
检查方法 用钝物轻划足底外侧缘,观察足趾反应

三、注意事项

- 巴宾斯基征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严重疾病,需结合其他神经系统检查综合判断。

- 在进行检查时,应确保患者处于放松状态,避免因紧张导致误判。

- 若怀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建议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如MRI)和神经电生理检查。

通过了解巴宾斯基征的定义、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有助于早期发现神经系统异常,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