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湖心亭看雪》是明代文学家张岱的一篇散文,文章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大雪之后独往湖心亭赏雪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孤高自傲、清冷脱俗的精神境界。以下为原文及翻译的总结与表格展示。
一、文章
《湖心亭看雪》写于明末清初,张岱回忆自己在崇祯五年十二月,独自一人乘舟前往西湖中的湖心亭赏雪。当时天寒地冻,湖面结冰,四周寂静无声,只有他一人在亭中静坐,感受雪景之美。途中偶遇两位金陵人,也一同赏雪,彼此交谈后分别。文章通过描写雪景和人物对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孤独中仍保持高洁志趣的情怀。
全文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 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的人声和鸟叫声都消失了。 |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划着一艘小船,裹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 雾气弥漫,天空、云层、山峦和湖水,全都是一片白色。 |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湖上的影子,只有长长的堤岸一道,湖心亭一个点,我的小船像一片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米罢了。 |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 到了湖心亭,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毛毡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在煮酒。 |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他们见到我很高兴地说:“湖中怎么还会有这样的人呢!” |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他们拉我一起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才离开。 |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 问他们的姓氏,原来是金陵人,在此地做客。 |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等到下船时,船夫低声说道:“不要说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呢!” |
三、文章特色与感悟
- 语言简练:全文仅百余字,却生动刻画出一幅冬夜雪景图。
- 意境深远:通过“雾凇沆砀”、“上下一白”等描写,营造出空灵、纯净的意境。
- 情感真挚:作者虽孤独一人,但内心并不寂寞,反而有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 人物互动:与两位金陵人的相遇,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真实感。
结语
《湖心亭看雪》不仅是一篇写景散文,更是张岱内心世界的写照。它让我们看到一个人在寒冷世界中依然保持独立与清醒的态度,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