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含有卓字并寓意好的】《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哲理。虽然“卓”字在《诗经》中出现的频率不高,但其出现的篇章大多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表达了对人品、德行、功业等方面的赞美与期许。本文将总结《诗经》中包含“卓”字的诗句,并分析其寓意。
一、
在《诗经》中,“卓”字主要出现在描述人物品德、行为或成就的语境中,常用来形容人的高洁、杰出或卓越。这些诗句多用于颂扬贤人、君子或英雄人物,体现出古代社会对高尚人格的推崇。
尽管“卓”字在《诗经》中并不常见,但其所表达的寓意往往十分正面,如“卓越”、“超群”、“高尚”等,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以下为《诗经》中含“卓”字的句子及其出处与寓意分析。
二、表格展示
出处 | 原文 | 含“卓”字的句子 | 寓意 |
《小雅·车辖》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觏闵既多,受禄于天。子子孙孙,勿替引之。” | 无直接“卓”字 | —— |
《大雅·文王有声》 | “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 无直接“卓”字 | —— |
《大雅·抑》 |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匪用其良,复俾我悖。我心忧伤,惄焉如捣。假哉天命,不以其道。” | 无直接“卓”字 | —— |
《小雅·斯干》 |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 无直接“卓”字 | —— |
《大雅·烝民》 |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 | 无直接“卓”字 | —— |
注: 经过查阅《诗经》全文,“卓”字并未出现在任何原文中。因此,目前可确认的是,《诗经》中并无实际使用“卓”字的诗句。不过,从文化角度出发,“卓”字所代表的“卓越、高尚、杰出”等含义,与《诗经》中许多赞颂贤德、礼乐、道德的内容精神相通。
三、延伸思考
虽然《诗经》中未见“卓”字的直接使用,但其内容中蕴含的“德行卓越”“志向远大”等思想,与“卓”字所表达的精神高度契合。例如: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小雅·车辖》)——体现对高尚品德的敬仰;
- “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大雅·文王有声》)——歌颂圣王的光辉形象;
-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大雅·烝民》)——赞扬贤臣的德行与典范作用。
这些内容虽未用“卓”字,但其精神内核与“卓”字所传达的寓意是一致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诗经》中并未出现“卓”字的具体使用,但从其思想内涵来看,许多篇章都体现了对“卓越”“高尚”“杰出”的追求与赞美。因此,若从文化意义上理解“卓”,它与《诗经》所倡导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密切相关。对于现代人而言,学习《诗经》,不仅有助于了解古代文学,更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提升个人修养与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