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栖失群鸟中的栖栖出自哪里】一、
“栖栖失群鸟”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兴八首》之一。其中“栖栖”一词,原意为不安、不安定的样子,常用来形容鸟儿在无处栖息的状态,也暗含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栖栖”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四月》:“君子信谗,如或酬之;君子不惠,不舒究之。”虽未直接出现“栖栖”,但“栖”字在古文中常与“栖息”相关。而“栖栖”作为一个整体词组,更常见于后世文学作品中,表达一种漂泊、不安的情绪。
本文将从出处、含义、文学背景等方面,对“栖栖失群鸟”中的“栖栖”进行详细解析,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来源和用法。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出处 | 含义 | 文学背景 | 示例 |
栖栖 | 《诗经·小雅·四月》(间接使用) | 不安、不安定的样子 | 多用于描写漂泊、无依的状态 | “栖栖”常用于描述鸟或人无处栖身 |
失群鸟 | 杜甫《秋兴八首》 | 比喻孤独、被抛弃的人 | 表达诗人对时局动荡、个人遭遇的感叹 | “失群鸟”象征诗人孤独、不得志的心境 |
栖栖失群鸟 | 杜甫《秋兴八首》 | 形容漂泊无依、孤独无助的状态 | 体现杜甫晚年忧国忧民的情怀 | 诗中借鸟喻人,抒发内心苦闷 |
三、结语
“栖栖失群鸟”是杜甫诗作中的经典意象,其中“栖栖”一词虽非杜甫首创,但在他的笔下得到了深刻的运用,成为表达人生漂泊、社会动荡的重要符号。通过对“栖栖”出处的追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杜甫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