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ffalo】一、
“Buffalo”(水牛)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北美洲、非洲及亚洲的大型哺乳动物,分为多个物种,包括北美野牛和非洲水牛。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是许多文化中的象征。本文将从生物学特征、栖息地、生态作用及保护现状等方面对“Buffalo”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关键信息。
二、核心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学名 | Bison bison(北美野牛) Syncerus caffer(非洲水牛) |
常见名称 | 水牛、野牛 |
分类 | 哺乳纲、偶蹄目、牛科 |
体型 | 体长2.5–3.5米,肩高1.5–2米,体重可达1吨以上 |
栖息地 | 北美洲草原、非洲草原、部分亚洲地区 |
食性 | 草食性,主要以草、灌木、树叶为食 |
社会行为 | 群居,群体结构复杂,有明确等级制度 |
繁殖 | 一年一次,妊娠期约280天,每胎1只 |
寿命 | 10–20年(野外) |
保护状态 | 北美野牛:无危(IUCN) 非洲水牛:无危(IUCN) |
生态作用 | 控制植被生长、提供食物链基础、促进土壤养分循环 |
文化意义 | 在北美原住民文化中具有神圣地位;非洲部落常将其视为力量象征 |
三、补充说明:
尽管“Buffalo”在中文中常被翻译为“水牛”,但实际上它与家养水牛(如印度水牛)并不相同。北美野牛(Bison)是独立的物种,拥有更厚实的毛发和强壮的身体结构,适应寒冷气候。而非洲水牛则更适应热带草原环境。
近年来,由于栖息地破坏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部分水牛种群面临威胁,但整体上仍保持稳定。保护工作主要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限制狩猎以及恢复栖息地等措施。
四、结语:
Buffalo 不仅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人类文化和历史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生态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生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