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的文言文意思】在古汉语中,“及”是一个常见的虚词,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它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介词或连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解释。以下是对“及”的文言文意思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主要含义与例句。
一、
“及”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含义:
1. 到达、赶上:表示时间或空间上的到达,如“及至”、“及第”等。
2. 涉及、牵涉:表示范围或关系的延伸,如“及物”、“及人”。
3. 以及、和:用于连接并列成分,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和”、“以及”。
4. 比得上、赶得上:表示比较,如“不及”、“无与伦比”。
5. 等到:表示时间上的延续,如“及今”、“及后”。
此外,“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表示“达到某种状态”,如“及格”、“及第”等,多用于科举制度中。
由于“及”在文言文中使用广泛,理解其具体含义时需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
二、表格展示
| 序号 | 含义 | 释义说明 | 例句(文言) | 现代汉语翻译 |
| 1 | 到达、赶上 | 表示时间或空间上的到达 | 及其未至,先遣使问之。 | 在他还没到的时候,就派使者去问候。 |
| 2 | 涉及、牵涉 | 表示范围或关系的延伸 |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 事情不涉及自己,就置身事外。 |
| 3 | 以及、和 | 连接并列成分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及酒。 | 饭不吃得太精细,肉不嫌太细,再加上酒。 |
| 4 | 比得上、赶得上 | 表示比较 | 子孙虽愚,尚知书。及父兄。 | 子孙即使愚笨,也知道读书,更何况父亲兄弟。 |
| 5 | 等到 | 表示时间上的延续 | 及见之,乃大惊。 | 等看到之后,才感到非常惊讶。 |
三、结语
“及”作为文言文中常用的字,意义丰富且用法多样。学习时应注重结合具体语境,避免望文生义。通过掌握其常见含义与用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表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