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范张鸡黍原文及翻译

2025-09-30 16:41:28

问题描述:

范张鸡黍原文及翻译,跪求万能的网友,帮我破局!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30 16:41:28

范张鸡黍原文及翻译】“范张鸡黍”是中国古代一则关于友情与诚信的典故,出自《后汉书·范式传》。故事讲述了东汉时期,范式与张劭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他们坚守诺言、重情重义的感人故事。下面将对原文进行简要总结,并附上翻译表格,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故事。

一、原文总结

范式与张劭是东汉时期的两位士人,两人情谊深厚。一次,张劭因事需返回家乡,临别时约定两年后在张劭家中相聚,共饮鸡黍(即鸡肉和黍米饭)。范式虽然当时未能同行,但始终铭记承诺,如期赴约。当范式来到张劭家时,张劭的母亲惊讶于他的准时,而张劭则感动不已,感叹朋友之信。

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人对“信”的重视,也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真诚。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范式字巨卿,少与张劭为友。 范式,字巨卿,年轻时与张劭是好朋友。
劭字元伯,二人皆以节行著称。 张劭,字元伯,两人都以品德高尚而闻名。
后年,劭谓曰:“吾母病,归乡省之。” 后来,张劭对范式说:“我母亲生病了,我要回乡探望。”
式曰:“吾亦当去。” 范式说:“我也应该去。”
劭曰:“君可待我至期。” 张劭说:“你可以在那段时间等我。”
式曰:“若相违,虽千里亦当至。” 范式说:“如果我违背了约定,即使相隔千里也会赶到。”
劭遂还家,留式守舍。 张劭于是回家,让范式留守住所。
劭母问曰:“汝何不随子去?” 张劭的母亲问:“你为什么不跟儿子一起走?”
曰:“吾与元伯约,期日已至。” 范式回答:“我和元伯有约定,日期已经到了。”
母曰:“吾闻‘君子有信’,岂虚言哉!” 母亲说:“我听说‘君子讲信用’,难道是空话吗!”
乃设鸡黍以待之。 于是准备了鸡和黍饭来等待他。
及期,果至。 到了约定的日子,范式果然来了。

三、结语

“范张鸡黍”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更是对“信”这一传统美德的弘扬。在现代社会中,这种重诺守信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通过了解和传播这样的故事,有助于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尊重,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如需进一步探讨“范张鸡黍”在文学、文化或现代意义中的价值,欢迎继续交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