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囊羞涩的意思是什么】“阮囊羞涩”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经济拮据、手头紧张,没有足够的钱来应对日常开支或突发需求。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历史背景。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阮囊羞涩 |
拼音 | ruǎn náng xiū sè |
出处 | 《晋书·王衍传》:“衍虽无大功,而位至三公,家无余财,衣不重帛,食不兼味,时人比之‘阮囊’。” |
含义 | 形容人经济困难,钱财不足,无法满足基本需求。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描述经济状况不佳的情况。 |
近义词 | 身无分文、囊中羞涩、捉襟见肘 |
反义词 | 富可敌国、腰缠万贯、挥金如土 |
二、成语来源与典故
“阮囊羞涩”最早出自《晋书·王衍传》,讲的是西晋时期名士王衍的故事。王衍虽然官居高位,但生活简朴,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甚至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当时的人们将他比作“阮囊”,意指他像阮籍(魏晋名士)一样清贫,但又不失风骨。
后人便用“阮囊羞涩”来形容一个人虽然有志向、有才华,但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无法施展抱负或维持体面生活。
三、使用场景与例句
1. 日常生活
- 他刚毕业,工资不高,常常是“阮囊羞涩”,连房租都得拖几天才付。
2. 文学作品
- 他在诗中写道:“阮囊羞涩难为客,孤影独行夜未央。”
3. 职场环境
- 公司资金紧张,员工工资迟迟未发,大家都是“阮囊羞涩”。
四、总结
“阮囊羞涩”不仅是一个描述经济状况的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反映了古人对清贫与尊严之间关系的思考。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也要保持内心的坚定与从容。
如果你在写作或表达中需要一个既有文化底蕴又贴切的词汇来描述“没钱”的状态,“阮囊羞涩”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