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外强中干的含义】“外强中干”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外表看起来强大、强硬,但内在却虚弱、没有实力。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表面光鲜亮丽,实则能力不足、底气不足的人或事物。
该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意思是外表看似强大,但内里空虚,无法支撑真正的力量。
成语“外强中干”详解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外强中干 |
拼音 | wài qiáng zhōng gān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字面意思 | 外表强大,内里干枯(无实质) |
引申义 | 表面强大,实际虚弱;有其表而无其实 |
使用场景 | 批评人或事物的虚假强大、缺乏实力 |
近义词 | 色厉内荏、外柔内刚、金玉其外 |
反义词 | 实至名归、内外兼修、表里如一 |
举例说明
1. 人物例子:
某公司老板平时在公众面前表现得非常强势,但在关键时刻却拿不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人就被称为“外强中干”。
2. 组织例子:
一些企业为了吸引投资,夸大自己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实际上产品竞争力不足,这就是典型的“外强中干”。
3. 国家层面:
历史上有些国家虽然军事上看似强大,但经济落后、内部动荡,也常被形容为“外强中干”。
总结
“外强中干”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强调了“表里不一”的现象。它提醒人们不要被表面的强大所迷惑,要注重内在的实力与品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追求“内外兼修”,真正做到表里如一,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