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歇后语是】“司马昭之心”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表面上装作不知情,实际上内心早已明确意图。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司马昭,他当时在位时已经掌握大权,但尚未称帝,因此人们常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讽刺他的野心。
一、
“司马昭之心”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中,原文是:“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意思是司马昭的野心,连路上的行人都知道。后来这句话被广泛引用,并发展成歇后语形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智慧,也反映了人们对权力和野心的敏锐洞察。在现代生活中,“司马昭之心”常用来形容那些隐藏不住真实意图的人或行为,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司马昭之心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 |
歇后语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含义 | 比喻人的野心或真实意图显而易见,无人不知 |
使用场景 | 讽刺某人隐瞒不了自己的目的,或暗示其有不良企图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文学、口语、网络用语中,带有批评或调侃意味 |
历史背景 | 三国时期,司马昭掌握大权,但未称帝,百姓对其意图早有察觉 |
三、结语
“司马昭之心”作为一句经典歇后语,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内涵,也展现了汉语文化的独特魅力。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和判断,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同时,这也是一种语言艺术的体现,让历史与现实产生了有趣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