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常问答 >

沐猴而冠意思

2025-09-12 14:45:42

问题描述:

沐猴而冠意思,急!求解答,求不鸽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2 14:45:42

沐猴而冠意思】“沐猴而冠”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表面看起来像人,实际上却行为粗俗、没有教养的人。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意是说猴子戴上人的帽子,虽然外表像人,但本质还是猴子,无法真正成为人。

一、成语释义

项目 内容
成语 沐猴而冠
拼音 mù qiú ér guàn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
原意 猴子披上衣服,戴上帽子,看似像人,实则不是
引申义 表面有体面,实则无德无才,装模作样
使用场合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那些虚伪、不自量力的人

二、成语来源与典故

“沐猴而冠”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原文如下:

> “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说楚人像猴子戴帽子,果真如此。”当时项羽的部下多为楚地出身,他们虽有武力,但缺乏文化修养,因此被讥讽为“沐猴而冠”。

后来,“沐猴而冠”逐渐演变为一个贬义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光鲜亮丽,实则没有内涵、不懂礼仪的人。

三、用法与例句

用法 例句
贬义 他虽身居高位,但言行粗俗,真是个沐猴而冠之徒。
讽刺 这些人整天装腔作势,不过是一群沐猴而冠罢了。
批评 他没有真才实学,只是会耍嘴皮子,简直是沐猴而冠。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成语
近义词 装模作样、徒有其表、金玉其外
反义词 谦虚有礼、德才兼备、名副其实

五、总结

“沐猴而冠”这一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讽刺意味,常用于批评那些表面光鲜、内心空虚的人。它提醒我们,一个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在的修养和品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素质,避免成为“沐猴而冠”的人。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历史背景,可继续阅读相关文献或资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