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全诗及译文】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是其晚年归乡时所作,表达了诗人久别家乡后的感慨与无奈。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唐诗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以下是对《回乡偶书》全诗的总结与译文,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理解与查阅。
一、诗歌原文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二、诗歌解析
这首诗共四句,前两句写诗人年老回到故乡,虽口音未变,但已两鬓斑白;后两句描绘了孩童对他的陌生反应,流露出一种“人面不知何处去”的惆怅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三、全诗及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少小离家老大回 | 年轻时离开家乡,年老才回来 |
乡音无改鬓毛衰 | 口音没有改变,但头发已经花白 |
儿童相见不相识 | 小孩们看见我却不认识我 |
笑问客从何处来 | 笑着问我从哪里来 |
四、总结
《回乡偶书》是一首充满人生感悟的诗作,语言简洁却意蕴深远。诗人用最朴素的语言,道出了游子归乡时的真实心境——既有对故土的思念,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通过与孩童的对话,更增添了诗意的层次感与画面感。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贺知章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