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俱寂怎么读】“万籁俱寂”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描述环境非常安静、没有任何声音的状态。对于不熟悉这个成语的人来说,可能会对其发音和含义产生疑问。本文将从发音、意思、用法及常见误区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
“万籁俱寂”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原意是形容自然界的万物都静止无声,后来引申为一种极度寂静的氛围。
- 拼音:wàn lài jù jì
- 字面意思:万籁——各种自然的声音;俱寂——全部静止。
- 常用语境:多用于描写夜晚、山林、空旷场所等安静的环境。
- 近义词:鸦雀无声、悄无声息
- 反义词:喧闹嘈杂、人声鼎沸
在使用时要注意,“万籁俱寂”强调的是“静”,而不是“冷”或“荒凉”,因此在写作中要根据具体语境合理使用。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万籁俱寂 |
拼音 | wàn lài jù jì |
出处 | 唐代王维《竹里馆》 |
字面解释 | 各种自然的声音都静止了 |
现代含义 | 形容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音 |
近义词 | 鸦雀无声、悄无声息 |
反义词 | 喧闹嘈杂、人声鼎沸 |
使用场景 | 描写夜晚、山林、空旷环境等 |
注意事项 | 强调“静”,而非“冷”或“荒凉” |
三、常见误区
1. 误读拼音:有人可能将“籁”读成“lài”以外的音,如“lēi”或“lèi”,但正确发音应为“lài”。
2. 误解字义:“万籁”指的是自然界的各种声音,而不是“万种声音”,不要望文生义。
3. 误用语境:不适合用来形容“寒冷”或“孤独”的氛围,容易造成理解偏差。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万籁俱寂”这一成语。无论是写作还是日常交流,掌握其正确的发音和含义都能让表达更加得体、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