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赠刘景文苏轼原文翻译和赏析

2025-10-18 18:11:40

问题描述:

赠刘景文苏轼原文翻译和赏析,急到抓头发,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8 18:11:40

赠刘景文苏轼原文翻译和赏析】一、

《赠刘景文》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写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此诗虽短,但意境深远,借秋景抒发对友人刘景文的勉励与深情。全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萧瑟景象,表达对友人虽处逆境仍应保持坚韧不拔精神的鼓励,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诗中“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两句,以荷叶凋零、菊花残败为意象,突出秋日的萧瑟,但又在“傲霜枝”中透露出坚强不屈的精神。后两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则转为积极向上,提醒友人即使在艰难时刻也要看到希望,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有自然景色的描写,也蕴含哲理思考,体现了苏轼诗歌一贯的风格:含蓄而深刻,朴素而富有力量。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诗名 《赠刘景文》
作者 苏轼(北宋)
创作时间 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
体裁 七言绝句
原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白话翻译 荷花凋谢了,已经没有可以遮雨的伞盖;菊花枯萎了,仍有傲立寒霜的枝条。
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候。
主题思想 借秋景劝慰友人,虽处困境仍需坚持,同时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艺术特色 1. 意象鲜明,情景交融;
2. 对比手法运用巧妙;
3. 语言简练,寓意深远。
赏析要点 - “擎雨盖”“傲霜枝”形象生动,象征高洁品格;
- “橙黄橘绿”象征丰收与希望,体现乐观精神;
- 全诗情感由低沉转向昂扬,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三、结语

《赠刘景文》虽是一首送别诗,却超越了单纯的离情别绪,展现出苏轼对人生、友情及自然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作,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传达。在今天看来,这首诗依然具有启发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像菊花一样坚韧,也要像橙橘一样,在平凡中发现美好。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