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举目张执本末从什么意思】一、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是一句具有深刻哲理的成语,常用于说明处理复杂事务时应抓住关键、理清主次关系。这句话源自古代典籍,强调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时,应当以“纲”为引导,以“本”为主导,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纲举目张:原意是提起渔网的总绳,网眼自然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或主要部分,带动其他细节。
- 执本末从:意思是把握根本,顺应次要因素,即以本为先,末为辅,不本末倒置。
这两个部分结合起来,表达了一个重要的管理与处世原则:抓大放小,以本为重。
二、表格展示
成语 | 含义 | 出处 | 哲理意义 | 现代应用 |
纲举目张 | 提起网的总绳,网眼自然张开;比喻抓住关键,带动全面 | 《荀子·儒效》 | 强调抓住重点,带动整体发展 | 在管理、决策、学习中,注重核心问题 |
执本末从 | 把握根本,顺从次要 | 《庄子·天道》 | 强调主次分明,不本末倒置 | 在工作、生活、人际关系中分清主次 |
三、延伸理解
“纲举目张”最早见于《荀子·儒效》,原文为:“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持天下,此其大略也。”后来被引申为一种治国理政的方法,强调以制度为纲,带动社会秩序。
而“执本末从”则出自《庄子·天道》,强调“本”是基础,“末”是附属,只有把握住根本,才能使一切顺利进行。
这两句话结合在一起,不仅适用于政治治理,也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个人成长、教育等领域。例如:
- 企业管理:领导者应关注战略方向(纲/本),而非过多干预细节(目/末)。
- 学习方法:掌握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纲/本),再逐步深入细节(目/末)。
- 人际交往:明确自己的目标与立场(纲/本),灵活应对各种情况(目/末)。
四、结语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不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更是现代人处理复杂问题的重要指导原则。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纷繁世界时,要善于抓大放小,以本为重,方能从容应对,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