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毛遂自荐”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这个成语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自我推荐、勇于担当的故事,常用来形容人有自信、敢于主动争取机会。
一、成语释义
毛遂自荐:比喻自己主动提出请求或推荐自己去承担某项任务,表现出自信和主动性。
二、成语来源
该成语最早见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 “秦之围邯郸,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约与食客二十人俱往。……遂与之俱,曰:‘臣请就汤镬。’遂自荐。”
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平原君要选二十个门客一起去楚国求援,其中有个叫毛遂的人,平时并不显眼,但他主动站出来,说自己可以胜任,并最终成功说服楚王出兵救赵。
三、成语寓意
- 自信:不等待别人发现,而是主动展现自己的能力。
- 担当:在关键时刻敢于承担责任。
- 机遇:有时候,成功需要自己把握机会,而不是被动等待。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使用示例 |
工作中 | 他在会议上主动请缨,真是毛遂自荐的好榜样。 |
学习中 | 她成绩优秀,毛遂自荐担任班长,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
求职时 | 面试官问:“你有没有主动争取过机会?”他回答:“我经常毛遂自荐。” |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自告奋勇、主动请缨 |
反义词 | 被动接受、推诿责任 |
六、总结
“毛遂自荐”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它鼓励人们在适当的时候勇敢地表达自己、展示自己,抓住机会实现自我价值。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尤为重要,尤其是在职场、学习和生活中,敢于自荐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毛遂自荐 |
出处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
释义 | 自己主动推荐自己,表现自信和担当 |
来源故事 | 毛遂主动请缨,成功说服楚王出兵 |
寓意 | 自信、担当、把握机遇 |
使用场景 | 工作、学习、求职等场合 |
近义词 | 自告奋勇、主动请缨 |
反义词 | 被动接受、推诿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