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电视参数设置里的网站上节目参数表的本振频率】在进行卫星电视参数设置时,用户常常会遇到“本振频率”这一术语。它是接收卫星信号的关键参数之一,直接影响到接收效果和节目清晰度。为了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并正确设置本振频率,本文将对相关概念进行总结,并提供一份常见的节目参数表供参考。
一、本振频率简介
本振频率(LO Frequency)是卫星接收机中本地振荡器产生的频率,用于与接收到的卫星下行频率进行混频,从而得到一个可处理的中频信号。通常,本振频率分为两种:高本振(LNB High LO) 和 低本振(LNB Low LO),常见值为 10.7 GHz 和 11.3 GHz。
不同地区的卫星信号使用不同的本振频率,因此在设置接收设备时,必须根据所接收的卫星和节目来源选择合适的本振频率。
二、如何获取节目参数表
许多卫星电视爱好者会通过网络查找节目参数表,以便快速配置接收设备。这些参数表通常包括以下信息:
- 卫星名称
- 频率(MHz)
- 极化方式(水平或垂直)
- 符号率(Symbol Rate)
- 调制方式(如QPSK)
- 本振频率(LO)
用户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的卫星和接收设备,从官方网站、论坛或专业网站下载相应的参数表。
三、常见节目参数表示例(以某颗卫星为例)
卫星名称 | 频率(MHz) | 极化 | 符号率(ksps) | 调制 | 本振频率(GHz) |
Astra 19.2°E | 11648 | H | 27500 | QPSK | 10.700 |
Astra 19.2°E | 11678 | V | 27500 | QPSK | 10.700 |
Astra 19.2°E | 11734 | H | 22000 | QPSK | 11.300 |
Hotbird 13°E | 11375 | V | 27500 | QPSK | 10.700 |
Hotbird 13°E | 11475 | H | 27500 | QPSK | 10.700 |
> 注:以上数据为示例,实际参数可能因地区、节目源及卫星型号而异。
四、注意事项
1. 确认卫星位置: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的卫星位置不同,需确保参数表对应正确的卫星。
2. 选择合适的本振频率:根据接收机支持的本振频率进行设置,避免信号无法接收。
3. 检查极化方式:错误的极化设置会导致信号丢失或质量下降。
4. 定期更新参数表:部分节目可能会调整频率或参数,建议定期查看最新资料。
五、结语
正确设置卫星电视参数,尤其是本振频率,是保证良好收视体验的基础。通过合理利用网络上的节目参数表,可以大大简化设置过程,提高效率。建议用户在操作前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并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