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全诗及解释】一、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著名诗词,生动描绘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同时也展现了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全诗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开篇,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面对困难不惧艰险,将一切挑战视为平常。
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记忆,成为激励后人的重要精神力量。
二、全诗原文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诗句解释(表格形式)
诗句 | 解释 |
红军不怕远征难 | 红军战士不畏惧长途跋涉的艰难困苦。 |
万水千山只等闲 | 即使有无数的山川河流,也只不过是平常的事情。表现红军的乐观与坚韧。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五岭山脉连绵起伏,但在红军眼中却像翻腾的小浪花一样微不足道。 |
乌蒙磅礴走泥丸 | 乌蒙山高大雄伟,但在红军眼里不过像滚动的泥丸一样容易跨越。 |
金沙水拍云崖暖 | 金沙江的波涛拍打悬崖,显得温暖而壮丽,象征胜利的喜悦。 |
大渡桥横铁索寒 | 大渡河上的铁索桥横跨天险,红军强渡时气氛紧张而寒冷。 |
更喜岷山千里雪 | 岷山上的千里积雪让人心生敬意,但也带来更大的挑战。 |
三军过后尽开颜 |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所有人都露出喜悦的笑容,象征长征胜利完成。 |
四、结语
《七律·长征》不仅是对红军长征过程的诗意记录,更是对中国革命精神的高度概括。它表达了红军战士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依然保持乐观、勇敢向前的精神风貌,至今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能体会到一种超越时代的英雄气概与奋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