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九龄指的是谁】“香九龄”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年少聪慧、才德兼备。这个词语出自《后汉书·黄香传》,讲述了东汉时期一位名叫黄香的孝子和才子的故事。下面将对“香九龄”的出处、含义及历史人物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
“香九龄”中的“香”是人名,“九龄”是指九岁。因此,“香九龄”指的是东汉时期的黄香,他在九岁时便表现出非凡的孝行与才华,成为后世推崇的典范。
黄香自幼丧母,对父亲极为孝顺,冬天为父暖被,夏天为父扇席,这种行为在当时被视为极高的道德标准。此外,他聪明好学,长大后官至尚书令,成为朝廷重臣,以清廉正直著称。
“香九龄”不仅是对黄香个人的赞美,也象征着“孝”与“才”的结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少年英才”与“孝子典范”的代表。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标题 | 香九龄指的是谁 |
出处 | 《后汉书·黄香传》 |
人物 | 黄香(字文强) |
年龄 | 九岁(即“九龄”) |
身份 | 东汉时期的孝子、才子、官员 |
主要事迹 | 冬温席,夏扇枕;聪慧好学,官至尚书令 |
含义 | 象征孝顺与才华并重的少年典范 |
文化意义 | 体现中国传统“孝道”与“才学”并重的价值观 |
三、结语
“香九龄”不仅是一个名字的组合,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提醒人们,无论年龄大小,只要心怀孝道、勤奋好学,都能成就非凡的人生。黄香的故事至今仍被传颂,成为激励后人的经典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