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斩华雄原文及译文】《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温酒斩华雄”是书中极具代表性的经典情节之一。这一段描写的是关羽在众将无能为力的情况下,主动请缨出战,以极快的速度斩杀董卓部将华雄的故事,展现了关羽的勇猛与威武。
一、
“温酒斩华雄”发生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董卓专权。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但面对华雄的强悍,各路将领接连败北。此时,关羽挺身而出,自告奋勇出战。他先饮下一杯热酒,表示自己不惧生死,随后提刀上马,迅速斩杀华雄,并将首级带回军营。此战不仅让诸侯刮目相看,也奠定了关羽在三国中的英雄地位。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却说曹操、袁绍等十八路诸侯,会兵于汜水关,欲讨董卓。 | 当时曹操、袁绍等十八路诸侯在汜水关集结,准备讨伐董卓。 |
华雄引兵来战,诸将皆不能敌,纷纷败退。 | 华雄率军出战,各位将领都无法抵挡,纷纷战败撤退。 |
关羽乃出曰:“某愿往。” | 关羽于是说:“我愿意去。” |
曹操曰:“此非将军之职,恐有失。” | 曹操说:“这不是将军该做的事,恐怕会有危险。” |
关羽曰:“某愿立军令状。” | 关羽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 |
曹操遂命人斟酒,赐与关羽。 | 曹操便命人倒了一杯酒给关羽。 |
关羽曰:“酒且置之,某去便来。” | 关羽说:“酒先放着,我去就回来。” |
须臾,关羽提华雄之头而入,其酒尚温。 | 不久,关羽提着华雄的头颅回来,酒还温着。 |
众皆惊骇,称其神勇。 | 众人震惊不已,称赞他的英勇。 |
三、总结
“温酒斩华雄”是《三国演义》中一个极具戏剧性和象征意义的情节,它不仅展示了关羽的英勇无畏,也体现了当时乱世中英雄人物的气概。通过这一情节,作者成功塑造了关羽这一忠义勇武的英雄形象,使其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
此段文字虽为小说虚构,但因其生动的描写和鲜明的人物刻画,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文化中一段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