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简介资料】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唐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以直言敢谏著称。他早年曾出家为道士,后投奔李世民,成为其重要谋臣。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魏征担任谏议大夫、尚书左丞等职,多次上书直陈时政得失,提出“以史为鉴”的治国理念,对唐朝初期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悲痛不已,曾感叹:“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也成为后世广为传颂的名言。
魏征生平简要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魏征 |
字 | 玄成 |
出生年份 | 580年 |
去世年份 | 643年 |
籍贯 | 相州内黄(今河南安阳) |
身份 |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
主要贡献 | 直言进谏、推动贞观之治、提出“以史为鉴”思想 |
代表作品 | 《群书治要》、《十渐不克终疏》等 |
在朝职位 | 谏议大夫、尚书左丞、太子太师等 |
历史评价 | “一代名相”、“千古诤臣” |
魏征一生秉持“忠君爱民”的理念,在朝中敢于直面皇帝过失,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治国建议。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朝政,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尽管魏征与唐太宗之间也曾有过矛盾,但最终两人以诚相待,共同开创了唐朝初期的盛世局面。魏征的忠诚与智慧,至今仍被人们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