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落花生教案

2025-09-09 14:29:29

问题描述:

落花生教案,求解答求解答,重要的事说两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9 14:29:29

落花生教案】《落花生》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散文,作者许地山通过讲述家人一起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的过程,引申出做人要像花生一样,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道理。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课文之一。

一、教学目标总结

教学目标 内容说明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达中心思想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理解文章内涵。
2.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道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理解“做人要做有用的人”的道理。
2. 培养学生的谦逊和务实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借花生表达的做人道理。 如何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感悟“做有用的人”这一主题。

三、教学过程设计(简要)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导入 通过提问“你最喜欢吃的水果或蔬菜是什么?为什么?”引发学生兴趣。
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精读分析 分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父亲的话及其中蕴含的道理。
讨论交流 小组讨论:你觉得花生有什么特点?它和做人有什么关系?
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有用的人”的理解。
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落花生式人物”,写一篇小短文。

四、板书设计(示例)

```

落花生

种花生 → 收花生 → 吃花生 → 做人

实用、朴实、不炫耀

做人要像花生一样,有实用价值

```

五、教学反思建议

- 本课应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 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感染力。

-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避免单一解读。

结语:

《落花生》不仅是一篇描写农作物的文章,更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教育性散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将文本内容与现实人生相结合,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