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息电位名词解释】在神经生理学中,“静息电位”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细胞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的电位差。理解静息电位有助于我们掌握神经元和肌肉细胞如何进行电信号传递。
一、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静止状态下,细胞膜内外两侧存在的稳定电位差。通常情况下,细胞内为负电位,细胞外为正电位,这种电位差主要由细胞膜对离子的选择性通透性和钠-钾泵的作用维持。
静息电位的形成与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离子浓度梯度以及钠-钾泵的活动密切相关。其中,钾离子的外流是导致细胞膜内负电位的主要原因,而钠-钾泵则通过主动运输维持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梯度。
静息电位是动作电位产生的基础,当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会发生快速变化,从而引发神经信号的传递。
二、表格展示
| 概念 | 内容 | 
| 定义 | 细胞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稳定电位差。 | 
| 典型值 | 约 -70 mV(以细胞内为参考) | 
| 主要离子 | 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l⁻) | 
| 主要机制 |   1. 钾离子的外流 2. 钠-钾泵的主动运输 3. 细胞膜对离子的选择性通透  | 
| 作用 | 是动作电位产生的前提条件,影响细胞的兴奋性 | 
| 影响因素 |   - 离子浓度梯度 - 膜通透性 - 温度 - pH值  | 
| 应用领域 | 神经科学、生理学、药理学等 | 
三、结语
静息电位是细胞正常功能的基础之一,其稳定性对于细胞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了解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神经信号的传导过程以及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