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汉铁路是哪里到哪里】京汉铁路是中国早期的重要铁路干线之一,它连接了北京与汉口,是近代中国铁路建设中的重要里程碑。这条铁路的修建不仅推动了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对区域间的交通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京汉铁路的起点和终点,以下是对该铁路线路的基本总结:
一、京汉铁路简介
京汉铁路,又称“京汉线”,是中国第一条南北向的铁路干线,始建于19世纪末,于1906年全线贯通。其北起北京市(原称北平),南至湖北省武汉市的汉口站,全长约1200公里。该铁路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卢汉铁路”,后改称“京汉铁路”。
京汉铁路的建成,标志着中国铁路运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后来的铁路网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京汉铁路路线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铁路名称 | 京汉铁路 | 
| 原名 | 卢汉铁路 | 
| 起点 | 北京市(现北京站) | 
| 终点 |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站 | 
| 全长 | 约1200公里 | 
| 建设时间 | 1898年—1906年 | 
| 历史意义 | 中国第一条南北铁路干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三、京汉铁路的历史背景
京汉铁路的修建始于清末,当时清政府为了加强北方与南方的联系,决定修建一条贯穿华北与华中的铁路。工程由比利时公司承建,但因资金和技术问题,后期由中国人自行完成。铁路的建成极大地缩短了北京与武汉之间的交通时间,促进了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
四、京汉铁路的现状
如今,京汉铁路已融入中国铁路网中,成为京广铁路的一部分。虽然原有的铁路线路已有所调整,但其历史地位依然不可忽视。许多沿线城市仍然保留着与京汉铁路相关的遗迹和纪念设施。
五、总结
京汉铁路是从北京到汉口的一条重要铁路干线,全长约1200公里,是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重要成果。它不仅改变了当时的交通格局,也为后来的铁路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如需进一步了解京汉铁路的历史或相关站点信息,可以查阅地方志或铁路档案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