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用名存实亡造句子

2025-10-28 02:28:06

问题描述:

用名存实亡造句子,急!求解答,求此刻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8 02:28:06

用名存实亡造句子】在日常语言表达中,“名存实亡”是一个常用且具有较强表现力的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些事物或制度虽然名义上存在,但实际上已经失去其原有的功能或意义。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句及使用场景的总结。

一、

“名存实亡”通常用来形容某种制度、组织、政策、机构等表面上仍然存在,但实际已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一些管理不善、执行不力或时代变迁后未能及时调整的情况下。

该成语多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场合,带有较强的批评意味,也可用于客观描述现状。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滥用。

二、典型例句及分析

序号 例句 使用场景 成语作用
1 这项政策虽然还在执行,但实际上已名存实亡。 描述政策失效 表示政策形式存在但无实质效果
2 公司的规章制度看似健全,实则名存实亡。 批评公司管理 强调制度未被真正落实
3 那个委员会早已名存实亡,几乎不再召开会议。 描述机构闲置 表示机构虽存在但无实际职能
4 他提出的建议虽然被记录在案,但完全名存实亡。 批评决策无效 表示建议未被采纳或执行
5 那些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中已名存实亡。 描述文化变迁 表示传统形式保留但内容消失

三、使用建议

- 适用场合:适用于书面语、新闻评论、学术分析、工作汇报等正式语境。

- 语气色彩:偏负面,强调“表面存在”与“实际无效”的对比。

- 搭配对象:常用于制度、政策、组织、机构、习俗等抽象概念。

- 避免误用:不要用于描述个人行为或情感状态,否则可能造成语义不清。

通过以上例句和分析可以看出,“名存实亡”是一个具有较强表达力的成语,合理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用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 【用敏锐造句四年级】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敏锐”是一个常见的词语,尤其在四年级的阅读和写作中出现频率较高...浏览全文>>
  • 【用敏感造句】在日常语言表达中,“敏感”一词常用于描述对某些事物特别注意或容易受到影响的状态。它既可以...浏览全文>>
  • 【用敏而好学造句子】“敏而好学”出自《论语·公冶长》,原句为:“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浏览全文>>
  • 【用闽中造句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词语需要造句,以帮助理解和掌握其用法。其中,“闽中”是...浏览全文>>
  • 【用民族特色造句子】在日常语言表达中,灵活运用“民族特色”这一概念,不仅能够丰富语言内容,还能增强表达...浏览全文>>
  • 【用民信造句子】“民信”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指代民众的信任、信赖,尤其在政府、企业或社会组织的语境中...浏览全文>>
  • 【用民不畏死造句子】“民不畏死”出自《道德经》第七十四章,原文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句话的...浏览全文>>
  • 【用灭口造句子】在汉语中,“灭口”是一个带有强烈语义色彩的词语,通常用于描述一种极端的行为,即为了掩盖...浏览全文>>
  • 【用灭火器灭火的最佳位置是哪里】在发生火灾时,正确使用灭火器可以有效控制火势,避免火情扩大。然而,很多...浏览全文>>
  • 【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在哪】在面对火灾时,正确使用灭火器是控制火势、保障安全的关键。然而,很多人...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