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眼癌】婴幼儿眼癌,医学上称为“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是一种发生在婴幼儿眼球内的恶性肿瘤,主要影响5岁以下的儿童。该病虽然相对罕见,但早期发现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定义、病因、症状、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
一、
婴幼儿眼癌是儿童中最常见的恶性眼内肿瘤,多发于3岁前的婴儿。其成因多与遗传基因突变有关,尤其是RB1基因的异常。患儿常表现为“白瞳症”,即在照相时出现白色反光,其他症状包括视力下降、眼球震颤、斜视等。诊断通常通过眼科检查、影像学技术如超声波、MRI或CT扫描来确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激光治疗和化疗等,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早期发现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并保留视力。
二、婴幼儿眼癌信息表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婴幼儿眼癌 / 视网膜母细胞瘤 |
| 英文名称 | Retinoblastoma |
| 发病年龄 | 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前 |
| 发病率 | 约每20,000名新生儿中1例 |
| 病因 | 遗传因素(RB1基因突变);部分为散发性 |
| 常见症状 | 白瞳症、视力下降、眼球震颤、斜视、眼红、流泪 |
| 诊断方法 | 眼科检查、眼底镜、超声波、MRI、CT、眼底照相 |
| 治疗方法 | 手术(眼球摘除)、放疗、化疗、激光治疗、冷冻治疗 |
| 治疗目标 | 消除肿瘤、保护视力、防止转移 |
| 预后情况 | 早期发现者治愈率高,晚期可能有转移风险 |
| 遗传咨询 | 家族中有患者应进行基因检测与遗传咨询 |
三、注意事项
婴幼儿眼癌虽然危险,但若能早发现、早治疗,大多数患儿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眼睛发育情况,尤其是发现“白瞳症”时应及时就医。同时,对于有家族史的孩子,建议进行定期眼科筛查,以便及早干预。
如需进一步了解婴幼儿眼癌的具体病例或治疗案例,建议咨询专业的眼科医生或肿瘤科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