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唱百和啥意思】“一唱百和”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种群体响应或默契配合的状态。它原本出自古代的音乐演奏,后来被引申为人们在某种行动或思想上的高度一致和积极响应。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一唱百和 |
拼音 | yī chàng bǎi hé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一唱而千人和。” |
含义 | 形容一个人发起号召或动作,许多人迅速响应、跟随,表示高度的统一和默契。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群众运动、集体行为或思想上的共鸣。 |
近义词 | 众口铄金、同声相应、一呼百应 |
反义词 | 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孤掌难鸣 |
二、使用场景与例子
1. 群众运动中
- 例:他提出了一个改革方案,一呼百应,很快得到了广大员工的支持。
2. 文艺表演中
- 例:歌手一唱,乐队立刻跟上,场面热烈,一唱百和,气氛高涨。
3. 团队合作中
- 例:领导一声令下,大家立刻行动,真正做到了一唱百和。
三、注意事项
- “一唱百和”强调的是一致性和响应速度,并非单纯的“人数多”。
- 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众人附和”,而忽略了“主动响应”的含义。
- 该成语多用于正面语境,如团结、协作、统一等。
四、总结
“一唱百和”是一种体现集体意识和高度协同精神的表达方式。它不仅反映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也体现了文化中对和谐与统一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团队建设、社会动员等方面,能够很好地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