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雪泥鸿爪是形容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全诗和解读】“雪泥鸿爪”是一个源自宋代诗人苏轼与弟弟苏辙(字子由)之间诗歌往来的成语,出自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该成语用来比喻人生短暂、往事如梦,如同大雁在雪地上留下的爪印,转瞬即逝。
一、全诗原文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回首烟波十四桥。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言对晚照。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二、诗句解析
诗句 | 解析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比喻人生就像一次旅行,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 |
相逢何必曾相识,回首烟波十四桥。 | 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相遇虽不必然熟悉,但回忆却如烟波般朦胧而深远。 |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言对晚照。 | 描写时间流逝,曾经的人物与景物已不复存在,唯有残破的墙壁静默地面对夕阳。 |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 回忆过去的艰难旅程,如今回首,仍能听到当年疲惫的驴叫声。 |
三、成语“雪泥鸿爪”的出处与含义
“雪泥鸿爪”最早见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中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后人将“雪泥鸿爪”作为成语使用,意指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过往经历如雪地上留下的鸿雁爪痕,稍纵即逝,难以捉摸。
四、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雪泥鸿爪 |
出处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
作者 | 苏轼 |
背景 | 苏轼与弟弟苏辙在渑池的回忆之作 |
含义 | 比喻人生短暂、往事如梦,痕迹易逝 |
延伸意义 | 强调珍惜当下,感悟时光流逝 |
通过这首诗,苏轼不仅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寄托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雪泥鸿爪”这一成语,至今仍被广泛用于文学和日常表达中,寓意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