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冯妇什么意思】“下马冯妇”是一个源自古代典故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放下原本的身份或职业,重新参与某项事务。这个成语背后有着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准确地使用它。
一、
“下马冯妇”出自《孟子·尽心下》,讲述的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叫冯妇的人,原本是一位猎人,擅长捕虎。后来他改行做官,不再打猎。但有一次,有人遇到老虎,大家都不敢上前,冯妇却忍不住跳下马来,再次出手制服了老虎。这个故事被用来比喻一个人虽然已经改变了自己的身份或职业,但在关键时刻仍然愿意挺身而出,帮助他人。
在现代,“下马冯妇”多用来形容那些曾经从事某种工作或职业的人,在离开后又因某种原因重新参与其中,表现出对旧业的熟悉与责任感。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下马冯妇 |
出处 | 《孟子·尽心下》 |
原意 | 冯妇原本是猎人,后来不做猎人,但遇到老虎时仍出手相助。 |
现代引申义 | 指一个人虽已改变职业或身份,但仍愿意在关键时刻参与或帮助他人。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有经验的人在关键时刻再次出面解决问题。 |
用法示例 | 他虽已转行多年,但面对紧急情况,还是“下马冯妇”,亲自处理问题。 |
语言风格 | 文言色彩较浓,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
注意事项 | 避免在口语中频繁使用,以免造成理解困难。 |
三、结语
“下马冯妇”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成语,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能力、有责任,就应该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它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身份的变化,而在于是否愿意为他人付出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