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牛一毛有什么成语故事】“九牛一毛”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数量极小的部分,与整体相比微不足道。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历史典故,源自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人物——司马迁。
一、成语出处
“九牛一毛”最早出自《史记·货殖列传》中的一段话:
>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九牛一毛,与蝼蚁何异?”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品德和才能如同老鼠一样,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而“九牛一毛”则用来比喻巨大的数量中极小的一部分。
不过,更为广为人知的版本是来自西汉名臣司马迁的故事。据传,司马迁因替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被处以宫刑。在受刑后,他曾写信给友人任安,表达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其中有一句话: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虽然这句并非直接使用“九牛一毛”,但其精神内涵与“九牛一毛”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了个体在整体中的微不足道。
二、成语含义
- 字面意思: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
- 引申义: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或价值,与整体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使用场景:常用于形容损失、花费、贡献等非常小的部分。
三、常见用法举例
句子 | 解释 |
他捐了一万块钱,对整个项目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 表示他出的钱很少,对整体影响不大。 |
这个错误造成的损失不过是九牛一毛。 | 强调问题很小,不值得过分担心。 |
他对公司贡献的只是九牛一毛,真正的大功是其他人做的。 | 指某人所做的工作微不足道。 |
四、成语故事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九牛一毛 |
出处 | 《史记·货殖列传》、司马迁书信 |
含义 | 极小部分,微不足道 |
使用场景 | 描述损失、贡献、价值等微小的部分 |
延伸意义 | 强调个体在整体中的渺小,提醒人们不要过于计较小事 |
五、结语
“九牛一毛”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大事时,不必为微不足道的小事过度焦虑,而是要着眼大局,保持豁达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