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如鼠的国语辞典】“胆小如鼠”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胆小、懦弱。虽然这个成语表面上看起来是贬义词,但它的来源和演变过程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将从成语的含义、出处、用法以及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成语概述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胆小如鼠 |
拼音 | dǎn xiǎo rú shǔ |
含义 | 形容人胆子非常小,缺乏勇气,做事畏首畏尾。 |
出处 | 《汉书·霍去病传》:“其为人也,少文,寡智,好勇,无谋,胆小如鼠。”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常带贬义。 |
近义词 | 胆怯、懦弱、怕事、畏缩 |
反义词 | 勇敢、无畏、果敢、坚强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胆小如鼠”最早出现在《汉书》中,原本是对某位历史人物的评价。当时“鼠”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胆小、软弱的象征,因此“胆小如鼠”便成为形容人胆量不足的比喻。
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并且在不同的语境中有所变化。例如,在现代口语中,它也可以用来调侃他人,语气上不那么严厉,甚至带点幽默意味。
三、现代使用情况
在当代汉语中,“胆小如鼠”仍然是一种常用表达,尤其在日常交流中,人们会用它来形容那些在面对困难时不敢行动的人。不过,随着语言的演变,有时也会出现反讽或夸张的用法,比如:
- “他连个电话都不敢打,真是胆小如鼠。”
- “别这么紧张,你不是胆小如鼠吗?”
这种用法虽然带有玩笑成分,但也反映出成语在现代语境中的灵活性。
四、文化背景分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动物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性格特征。例如:
- 龙:象征权力与祥瑞
- 虎:代表勇猛与威严
- 鼠:则常被视为狡猾、胆小的象征
“胆小如鼠”正是基于这种文化心理而形成的成语,反映了古人对动物习性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比喻。
五、总结
“胆小如鼠”作为一个传统成语,不仅具有明确的字面意义,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在现代汉语中依然广泛应用,既可用于批评,也可用于调侃,体现了语言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总结要点 | 内容 |
成语含义 | 形容人胆小、懦弱 |
来源 | 《汉书》中对人物的描述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口语,可带幽默感 |
文化背景 | 动物象征与人性比喻结合 |
语言价值 | 体现语言的灵活性与文化传承 |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汉语词汇的文化背景,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