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极绥猷是什么意思】“建极绥猷”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常用于描述治理国家、制定政策或推行教化时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这个词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常见于古代文献和官方文书中。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建极 | 指建立中正之道,即确立正确的原则或标准,强调以公正、合理的制度为治国之本。 |
绥猷 | “绥”意为安定,“猷”指谋略或计划,合起来即为“安定国家、谋划治道”,强调通过合理规划来实现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
综上,“建极绥猷”可以理解为:建立中正之道,安定国家,谋划治国之策,是古代儒家治国理念的重要体现。
二、出处与背景
“建极绥猷”最早见于《尚书·洪范》:“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其中“皇建其有极”即为“建极”的来源,意为君主应建立中正之道作为治国的标准。“绥猷”则在后世文献中逐渐被引申为治理国家的方针和策略。
在明清时期,“建极绥猷”常被用作匾额或对联中的内容,尤其在宫殿、书院、庙宇等重要场所中出现,象征着统治者以中正之道治理天下、安定民生的理想。
三、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建极绥猷”虽然不再作为官方术语使用,但其精神内核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 建极:强调制度建设、公平正义、价值导向;
- 绥猷:注重长远规划、社会稳定、人民福祉。
它提醒我们,在社会治理和个人发展中,应当注重平衡、公正与长远目标的结合。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词语含义 | 建立中正之道,安定国家,谋划治国之策 |
出处 | 《尚书·洪范》 |
历史背景 | 古代儒家治国理念,明清常用作匾额 |
现代意义 | 强调制度建设、公平正义、长远规划 |
文化象征 | 君主治国理想,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象征 |
结语:
“建极绥猷”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治国理念的体现。它承载着古代智慧,也对现代社会的治理和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启示。理解这一词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