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生平简介】印光大师(1861年-1940年),法名圣量,字印光,号“常惭愧僧”,是中国近代佛教史上极具影响力的高僧之一。他以弘扬净土宗为己任,提倡“信愿行”三资粮,强调念佛修行,倡导简朴生活与真诚修持,对后世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生平概述
印光大师出生于陕西郃阳县(今合阳县)的一个普通家庭,自幼聪慧,性格沉稳。少年时期即表现出对佛法的浓厚兴趣,后于18岁出家,师从湖北黄梅县四祖寺的妙真和尚,受具足戒后,潜心研习《楞严经》等大乘经典,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佛学思想。
1918年,印光大师驻锡江苏苏州报国寺,从此开始广泛讲经说法,并创办《弘化社》,出版大量佛经和善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传播佛法。他一生不求名利,坚持素食、简朴生活,以身作则,深受弟子与信众敬仰。
印光大师晚年居住在灵岩山,继续弘扬净土法门,直至1940年圆寂,享年79岁。其遗体火化后,留下舍利无数,被弟子们供奉于灵岩山,成为后人缅怀与学习的象征。
二、印光大师生平简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印光大师(俗名:张云鹏) |
法名 | 圣量 |
字 | 印光 |
号 | 常惭愧僧 |
出生年份 | 1861年 |
逝世年份 | 1940年 |
出家年份 | 1879年(18岁) |
受戒年份 | 1895年 |
主要修行场所 | 湖北黄梅四祖寺、江苏苏州报国寺、苏州灵岩山 |
代表著作 | 《印光大师文钞》、《净土决疑论》、《宗教不宜混滥论》 |
弘法方式 | 讲经说法、撰写佛学文章、创办《弘化社》 |
教义主张 | 弘扬净土宗,提倡“信愿行”三资粮 |
生活风格 | 素食、简朴、自律、不求名利 |
遗骨情况 | 火化后留下舍利,供奉于灵岩山 |
三、总结
印光大师一生致力于净土法门的弘扬,以其坚定的信仰、严谨的修行和慈悲的教化,赢得了广大信众的尊敬。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佛教学者,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修行者。他的思想与实践,至今仍对现代佛教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他的努力,净土宗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与发展,成为无数信众心灵寄托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