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全诗】一、
“举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借明月寄托情感,意境深远,语言优美。
虽然“举杯邀明月”这一句常被误认为是李白的诗句(出自《月下独酌》),但实际出处应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因此,对于“举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全诗内容,需明确其正确来源与背景。
以下为《望月怀远》的完整诗文及简要分析,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整理,便于理解与查阅。
二、诗歌原文与解析
原文:
> 《望月怀远》
> 张九龄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解析: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描绘了明月从海上升起的壮丽景象,同时点出无论身处何地,人们在同一时刻仰望同一轮明月,表达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情人因夜长难眠而心生怨意,整夜都在思念对方。
-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熄灭蜡烛,只因喜欢月光洒满房间;披上外衣,感受到夜露的凉意。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无法将这满手的月光赠予远方之人,只能回到床上,在梦中期待重逢的日子。
三、对比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望月怀远》 |
作者 | 张九龄(唐代) |
出处 | 《全唐诗》 |
经典句子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常见误解 | 被误认为是李白《月下独酌》中的句子 |
诗意 | 表达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深切思念 |
诗体 | 五言律诗 |
创作背景 | 诗人望月思人,抒发孤独与思念之情 |
风格 | 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
四、结语
“举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时”虽常被误认为出自李白之手,但实际上源自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该诗通过明月这一意象,传达了人类共通的情感——思念与牵挂。在现代,这句话也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友的祝福与怀念,成为中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诗句之一。
如需进一步了解张九龄的其他作品或相关诗词背景,可继续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