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字是什么结构的字】“裹”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读音为 guǒ,在汉语中常用来表示“包、缠、包裹”等意思。它在汉字结构中属于上下结构,由“衣”和“果”两个部分组成。下面我们从结构、部首、笔画、意义等方面对“裹”字进行详细分析。
一、结构分析
“裹”字整体来看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为“衣”,下半部分为“果”。这种结构在汉字中较为常见,尤其是一些与衣物或包裹相关的字。
项目 | 内容 |
汉字 | 裹 |
拼音 | guǒ |
部首 | 衣(上半部分) |
结构 | 上下结构 |
笔画数 | 共17画 |
常见含义 | 包裹、缠绕、包起来 |
二、部首解析
“裹”的部首是“衣”,表示与衣物、包裹有关的意义。虽然“衣”作为部首时多出现在字的上方,但在“裹”字中,“衣”位于上方,而“果”位于下方,这种结构也体现了汉字造字法中的会意特点。
- “衣”:表示衣物、包裹
- “果”:本义为果实,引申为“包裹、包扎”
合起来,“裹”字可以理解为“用衣物包裹东西”,因此其本义就是“包裹”。
三、笔画与书写顺序
“裹”字共有17画,书写顺序如下:
1. 点
2. 撇
3. 横撇
4. 横折钩
5. 横
6. 横
7. 竖
8. 横折
9. 横
10. 竖
11. 横折
12. 横
13. 竖
14. 横
15. 横
16. 横
17. 点
注意:实际书写时需根据具体字体风格略有调整。
四、常见用法举例
词语 | 含义 |
包裹 | 用纸、布等将物品包起来 |
裹挟 | 被风吹动或夹带 |
裹脚 | 旧时女性缠绕脚部以限制其活动 |
裹汤圆 | 将汤圆包进皮中 |
五、总结
“裹”字是一个上下结构的汉字,由“衣”和“果”两部分组成,部首为“衣”。它的本义是“包裹、缠绕”,常用于描述将物体包起来的动作或状态。了解其结构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汉字的构成规律,并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提高识字效率。
总结要点 | 内容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部首 | 衣 |
笔画数 | 17画 |
常见含义 | 包裹、缠绕、包起来 |
造字方式 | 会意字 |
书写注意事项 | 注意“衣”与“果”的位置关系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裹”字不仅在结构上有明确的划分,在意义上也有丰富的内涵。它是汉字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展示了汉字构造的逻辑性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