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原文及翻译】《公输》是《墨子》一书中的重要篇章,讲述了墨子与公输盘(即鲁班)之间的辩论,以及他如何成功阻止楚国攻打宋国的故事。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墨子的智慧和辩才,也体现了他的“兼爱”“非攻”思想。
一、文章总结
《公输》通过墨子与公输盘的对话,展示了墨子以理服人、以智取胜的策略。他不仅在言辞上驳斥了公输盘的论点,还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并非虚张声势,而是有备而来。最终,楚王被说服,放弃攻宋,避免了一场战争。文章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批判了侵略行为,并赞扬了墨子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 公输盘为楚国制造了云梯这种攻城器械,完成后,准备用来攻打宋国。 |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 墨子听说这件事后,从齐国出发,走了十天十夜,到达楚国的都城郢,去见公输盘。 |
公输盘曰:“吾义不杀人。” | 公输盘说:“我讲道义,不会杀人。” |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 墨子问:“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停止呢?” |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 公输盘说:“不行,我已经向楚王说了。” |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 墨子拜见楚王,说:“现在有一个人,放弃自己的华丽车子,却想去偷邻居的破车;放弃自己的锦绣衣服,却想偷邻居的粗布衣;放弃自己的好饭好菜,却想偷邻居的糟粕。这是什么人呢?” |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 楚王说:“一定是得了偷窃病。” |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为大,宋为小,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荆有余食,宋无足食,此犹粱肉之与糟糠也。然则,王之攻宋也,为其与人之有窃疾也。” | 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有五千里,宋国只有五百里,这就像华丽的车子和破车一样;楚国大,宋国小,这就像锦绣和粗布一样;楚国有多余的粮食,宋国没有足够的食物,这就像好饭和糟粕一样。那么,大王攻打宋国,是因为他像一个有偷窃病的人一样吗?” |
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 | 楚王说:“好啊!我决定不再攻打宋国了。” |
三、内容分析
《公输》通过层层递进的逻辑推理,揭示了战争的非正义性。墨子用类比的方式,让楚王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荒谬。同时,他也展示了自己对军事技术的了解,表明自己不是空谈理论,而是有实际能力的。这种“以理服人,以力护民”的精神,正是墨家思想的核心。
四、总结
《公输》不仅是一篇历史文献,更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文章。它反映了古代中国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也展现了墨子作为一位思想家和实践者的卓越才能。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的外交策略,还能感受到一种追求和平、反对侵略的道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