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兵黩武意思】“穷兵黩武”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国家或个人在军事上过度使用武力,不加节制,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发动战争。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通常用来批评那些不顾实际、盲目扩张或好战的行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穷兵黩武 |
拼音 | qióng bīng dú wǔ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今之州郡,皆以兵为重,穷兵黩武,民不得安。” |
释义 | 贪婪地使用兵力,无节制地发动战争。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近义词 | 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穷凶极恶 |
反义词 | 以和为贵、偃旗息鼓、韬光养晦 |
二、成语背景与用法
“穷兵黩武”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统治者为了巩固权力或扩张领土,而不断发动战争,导致国力消耗、百姓受苦。例如,在历史上的某些朝代,统治者为了炫耀武力,频繁出兵,最终导致国家衰败。
现代语境中,“穷兵黩武”也常被用来批评某些国家或组织在国际事务中采取极端的军事手段,忽视外交和和平解决争端的可能性。
三、现实应用举例
场景 | 例子 |
国家政策 | 某国为了扩大影响力,频繁进行军事干预,被视为“穷兵黩武”。 |
企业行为 | 一些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不惜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竞争,被外界称为“穷兵黩武式扩张”。 |
个人行为 | 某人因争强好胜,经常挑衅他人,被认为是“穷兵黩武”的性格表现。 |
四、总结
“穷兵黩武”是一个典型的贬义成语,强调的是对武力的滥用和对和平的破坏。它不仅反映了历史上某些政权的短视行为,也提醒我们在处理矛盾时应更加理性和克制,避免因一时冲动而带来更大的损失。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与现实中的冲突与和平问题,增强对国际关系和政治策略的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