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一徘徊原文】一、
“五里一徘徊”出自《诗经·小雅·采薇》中的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其中,“行道迟迟”意为行走缓慢,仿佛每走五里就停下来徘徊一次,表达的是士兵出征归来时的沉重心情和内心的忧伤。
这句诗常被用来形容人在归途中因思念、感伤而步履迟缓,情绪低落,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人生离别、征战艰辛的深刻体会。
二、原文与解析对照表
原文 | 解析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我出征的时候,杨柳轻轻摇曳,象征着离别的柔情。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我归来时,风雨交加,雪花纷飞,映衬出归途的艰难与凄凉。 |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 走路缓慢,又渴又饿,表现了归途中的疲惫与困顿。 |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 内心充满悲伤,却无人理解我的哀愁。 |
三、延伸解读
“五里一徘徊”并非直接出现在《诗经》原文中,而是后人根据诗意提炼出的一种意境表达。它强调的是一种情感上的停顿与回望,反映了人在经历重大人生事件后的心理状态。
这种表达方式在后世文学中广泛使用,如唐诗宋词中常见类似的情感描写,用以渲染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沉。
四、结语
“五里一徘徊”虽非原句,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深度与文化内涵,足以让人感受到古人的细腻与深情。无论是出征还是归家,这段文字都成为后人寄托情感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