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澈上人课下注释】《送灵澈上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灵澈上人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唐代山水诗中的佳作。
一、诗歌原文: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二、课下注释总结
词语 | 解释 | 出处/意义 |
苍苍 | 青绿色,形容颜色深浓 | 描写竹林的茂密与幽静 |
竹林寺 | 一座寺庙的名字 | 可能为真实地名,也可能是诗人虚构 |
杳杳 | 远远的,模糊不清 | 表示钟声遥远,环境幽深 |
钟声晚 | 晚间的钟声 | 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 |
荷笠 | 戴着斗笠 | 形容灵澈上人背着行囊,准备远行 |
斜阳 | 西斜的太阳 | 表示时间已近傍晚,暗示离别时刻 |
青山 | 青翠的山 | 与“独归远”呼应,表现灵澈上人的孤高与远行 |
独归远 | 独自一人走向远方 | 表达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祝福 |
三、内容解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送别友人的场景。诗人用“苍苍竹林寺”和“杳杳钟声晚”营造出一种空灵、静谧的氛围,表现出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而“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则通过对灵澈上人形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敬意。
整首诗没有直接表达情感,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发内心的感受,体现了“以景写情”的艺术手法。这种含蓄而深远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具韵味,也更耐人寻味。
四、教学价值
《送灵澈上人》作为一首经典古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学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与情感,还能引导他们体会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世界。此外,该诗语言简练、节奏明快,适合朗读和背诵,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五、总结
《送灵澈上人》是一首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的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祝福。其语言凝练、画面感强,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诗意,体会古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