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 >内容

支援容器、公有云是HCI未来挑战

动态2021-03-01 08:04:32
最佳答案

纵观当前的IT基础架构发展局势,许多企业面对越来越多的选择难题,但有些技术的採行几乎是无可迴避的,例如,在应用程式的开发与部署时,越来越多人正在使用容器(Container),进而接触到调度指挥(Orchestrator)与各种自动化应用,因此,Kubernetes的发展从去年开始受到极大重视,甚至是Serverless、微服务。在此同时,企业对于云端服务的运用需求,也越来越高,而这些因素的高涨,势必会牵动各种相关技术的发展,当然,受到企业热烈关注的超融合基础架构,也是如此,不论是龙头厂商想继续保持市场领先优势,或是新进业者想要突破既有格局,都势必要积极支援这些新兴的技术。

当然,市面上的超融合基础架构品牌,这几年以来,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居市场领先地位,且发展较久、趋于成熟的主要厂商,有Nutanix、Dell EMC、VMware、HPE,但还有其他厂商也能提供这类型产品,虽然知名度有待提升,但影响力与未来发展空间仍不容小觑。

尤其是在整合虚拟化运算与储存的应用领域,竞争最为激烈,几乎所有的厂商,都可以基于商用等级或开放原始码的Hypervisor,并结合软体定义储存系统(厂商自行发展,或透过併购、与其他厂商合作),来建构超融合架构。

至于更进阶的应用形式,例如,提供功能更强大的网路储存服务、结合网路虚拟化平台、延伸至公有云服务等特色,则是到了这一两年来,才开始有更多厂商投入。

例如,最早对外喊出软体定义资料中心(SDDC)口号的VMware,曾基于类似概念而与多家伺服器厂商结盟,而在2014年,发布了EVO:RACK的大型超融合基础架构(一般人较熟悉的是结合vSphere和vSAN的EVO:RAIL),当中额外整合NSX、vRealize Operations、vRealize Log Insight。

不过,这类产品又经历几次变动,例如,先是更名为EVO SDDC,而从2016年9月1日停止销售,该产品原本的功能与特色,改由VMware Cloud Foundation来提供,并强调这套产品支援混合云的运作模式,企业可藉此统合公有云服务与内部建置的私有云环境,而率先宣布合作的云端业者是IBM Cloud,当时VMware也宣布,会有其他业者支援跨云整合,像是AWS和Azure。到了11月,双方也正式推出了IBM Cloud for VMware Solutions。

隔年,AWS也和VMware共同推出VMware Cloud on AWS,在AWS维运的公有云服务环境当中,提供基于VMware软体技术而成的IT基础架构,底层正是基于VMware Cloud Foundation。

而另一家主推超融合基础架构平台的厂商Nutanix,则是在2017年6月发布的消息当中,对于混合云、多云的应用策略,有了具体的描绘。他们提出了Nutanix Enterprise Cloud OS的软体技术架构,来因应在多种云端服务环境下的部署与管理需求,可支援AWS、Google Cloud Platform、Azure等业者的环境,并且提供Nutanix Calm和Xi Cloud Services,强化自动化、生命週期管理与灾难复原等延伸功能。

而在容器、Kubernetes的应用上,这两家超融合基础架构平台,也都强调可支援相关的工作负载。例如,用户透过Nutanix Calm可在他们的超融合环境下,建立Kubernetes丛集;VMware也和Pivotal、Google Cloud合作,提供了VMware Pivotal Container Service。

但其他超融合基础架构厂商,对于这些新兴技术或环境的支援程度呢?本身是大型的系统厂商,或身兼云端服务业者身分的IT公司,可能不用太过担心,相关技术的整合提供,指日可待,但对于小型厂商,或从企业级储存产品所延伸的超融合基础架构厂商而言,这可能是不小的挑战,因为需要扩充的各种功能相当广泛,可能会是这些厂商未来发展的重大障碍,因为单靠厂商自身技术,想要跨越这个技术门槛,并不容易。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