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 >内容

收发232万红包最大挑战是突发爆量北富银CIO揭露如何靠既有IT架构也能支撑新应用

科技2021-02-22 12:06:01
最佳答案台北富邦银行资讯长萧明辉(左)。

台北富邦银行资讯长萧明辉(左)。

图片来源:

摄影 / 李静宜

台北富邦银行(以下简称北富银)2017年底与台湾大哥大携手推出富邦M+旺红包行销活动,结合了通讯软体M+ messenger,透过绑定北富银帐户,让用户使用手机收发红包的服务。截至今年农曆年前,富邦M+旺红包发送超过232万个旺红包,总金额达新台币12.1亿元。

在面对FinTech的应用,北富银旧有IT架构要如何建构新的应用与平台,还能保持其弹性与稳定性,是一项挑战。台北富邦银行资讯长萧明辉在一场活动中,揭露了自家作法。

萧明辉解释,银行传统架构有三层式,分别是前台、中台、后台。前台主要处理显示给客户的使用者介面(UI),后台是产品系统,中台是作为彼此之间的串接。过去,银行这样的传统系统架构不易轻易变动,而得分析交易量成长,来决定何时启动採购作业来扩充系统。例如CPU使用量超过80%时,才会启动採购。

但,面临FinTech的应用,尤其要推展新服务,过去靠採购来扩充的作法就远远来不及因应。萧明辉指出,如北富银旺红包的行销活动,有点类似电销活动,会出现交易量突然爆冲的情况,风头过了又回到原来的稳定交易量。

「IT在配合新服务时面临的冲击是,不能像过去那样评估交易量。」他坦言,即便业务面已有预定的交易量目标,传统IT不可能为了一场行销活动,事先规划採购量。

透过虚拟化让资源能动态调整,充分运用

北富银的作法有2点,一是基础架构的资源,得保持快速且弹性的调整。比如说大型主机容量不足时,可以提升它的容量;而在非主机的形态,除非有特殊规格,否则都是走虚拟化。萧明辉提到,虚拟化的好处是可以调整使用量,北富银推虚拟化,主要就是为了充分运用它的资源。他也透露,北富银目前在虚拟化的正式环境已达60%,测试环境则达85%。

对于现行架构未上云的前提之下,要能够符合FinTech交易形态的改变,整个资源要能够动态调整,变得至关重要。萧明辉举例,北富银在推展旺红包时,一度有1万人同时冲进来,这时前端进来的量越大,后端也要能调整资源,才不会发生爆量的问题。

二是如何保留后台的稳定。萧明辉提到,以银行业来讲,后台的产品服务经过十几年的淬鍊,交易功能稳定,但如何跟前台的线上线下通路结合也是一大课题。为了因应新的服务形态,北富银的策略是把后台产品功能变更最小化,除了必要性的产品功能变更之外,他们把需要配合的弹性推往前台去处理,让IT能快速配合前台调整使用者介面与客户体验,但后台不会有大幅度的改变,以确保其稳定性。

而前台与后台的介接则是靠中台,萧明辉指出,北富银在中台建立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企业服务汇流排)进行串接。让前台不同通路进来的部分,用后台同样的服务来管,这样一来后台不用大幅度改变,便能维持稳定的服务。这就是北富银在面对Fintech,採取的因应方式。

北富银云端策略

萧明辉也进一步揭露北富银在云端的策略。他指出,银行业相较于其他产业来说,在个人资料保护上相对严格许多,所以在云端的应用上,也会有较多需要考虑的地方。但,他观察到,在面临未来生态圈概念的形成,银行业非得走上云端不可。

除了公有云上有许多服务可以使用,萧明辉提到私有云的好处,主要是平台化,加上资源能自动弹性调配。私有云是在虚拟化的概念上,进一步把硬体转换成资源池(Resource Pool),是一种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的模式。他表示,传统的IT架构,未来可以走资源池的概念。

而以整个趋势来看,萧明辉也认为,银行的基础架构应该是要公有云、私有云与传统架构并存,未来的银行架构也会是多云(Multi-Cloud)的时代。

他建议,在评估採用公有云、私有云时,重点是要评估后续如何维运,尤其是在金融业。第一,企业要把云定位在哪,是IaaS、SaaS还是PaaS?又会应用在什么地方。第二,维运的管理在评估时也要纳入考量,例如资安的议题。

他举例,採用外部的公有云,得评估是否符合金融业内部资安的要求。此外,也要注重的是监控管理,外部公有云如何与银行的监控系统做结合,也是需要考量的部分。

「银行评估怎么运用云之外,最重要是后面的维运。」萧明辉强调,得把现行银行本身的内部管理机制、资安要求、监控要求等,比照到公有云上,包括他们可以提供的资安服务,能否与银行的监控系统结合,都是企业在评估在公有云上后续维运能否顺畅的关键。然而,他也坦言,北富银尚未导入公有云,只是先行评估,目前在导入的部分是私有云。

他也认为,银行面对新型态的转变,对内部组织会有很大改变。举例来说,北富银在3年前看到AI的运用,便把通路与使用者介面的人员整併成同一部门,也把数据的部分独立成一个单位,布建大数据。另一个是,过去被动配合前端业务需求做事的IT人员,在未来的新型态,IT可能也要变成主动式,但这同时也是资讯部门与IT人员的挑战。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