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贫如洗的意思】“一贫如洗”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贫穷,连最基础的物质条件都没有。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生活极度困难、没有积蓄、没有财产的状态。
一贫如洗的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一贫如洗 |
拼音 | yī pín rú xǐ |
出处 | 出自《明史·刘基传》:“一贫如洗,无以自存。” |
释义 | 形容非常贫穷,没有任何财物或资产。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生活困苦,经济状况极差。 |
近义词 | 一穷二白、家徒四壁、身无分文 |
反义词 | 富可敌国、腰缠万贯、富庶丰足 |
例句 | 他从小家境贫寒,一贫如洗,靠打工维持生计。 |
成语解析
“一贫如洗”中的“一”表示极小的数量,“贫”指贫穷,“如洗”则是形容干净得像刚洗过一样,没有任何东西残留。因此,整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除了“空”什么都没有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不仅用于描述经济上的贫困,有时也用来比喻精神上的空虚或缺乏资源。例如,一个知识匮乏的人也可以被说成“思想一贫如洗”。
使用场景
- 描述个人或家庭经济状况极端恶劣。
- 在文学作品中,用来突出人物的苦难经历。
- 在新闻报道中,形容某些地区或群体的生活困境。
注意事项
虽然“一贫如洗”是常用的成语,但在正式写作中要注意语境是否合适,避免过度使用或误用。同时,该成语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使用时应根据场合判断是否恰当。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一贫如洗”不仅是一个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更是一种对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它提醒我们珍惜现有的资源,同时也让我们更加关注那些真正处于困境中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