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处处催刀尺】“寒衣处处催刀尺”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兴八首》之一,原句为“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这句诗描绘的是深秋时节,人们忙着缝制冬衣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生活的艰辛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一、诗句背景与含义总结
“寒衣”指的是御寒的衣物,通常在秋冬季节制作;“催刀尺”意为催促裁剪衣物的工具(刀和尺),象征着人们忙碌于缝制冬衣;“处处”表示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地;“白帝城”是地名,位于今四川奉节,是杜甫晚年居住的地方;“急暮砧”指傍晚时分捣衣的声音急促,暗示人们在赶制冬衣。
整句诗通过描写秋日里人们为寒冬准备衣物的场景,表现出社会的繁忙与生活的不易,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家国命运的忧虑。
二、诗句解析表
词语 | 含义 | 作用 |
寒衣 | 冬季御寒的衣物 | 表示生活所需,体现季节特征 |
处处 | 遍布各地 | 强调普遍性,反映社会现象 |
催刀尺 | 指催促裁剪衣物 | 象征人们的忙碌与生活节奏 |
白帝城 | 地名,杜甫晚年居所 | 增强画面感,引出作者情感 |
急暮砧 | 傍晚捣衣声急促 | 表达时间紧迫,体现生活压力 |
三、现实意义与文化价值
“寒衣处处催刀尺”不仅是一幅秋日生活图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写照。它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以及对家庭、亲情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不再需要手工缝制冬衣,但这种“未雨绸缪”的精神依然值得借鉴。
此外,该诗句也体现了杜甫诗歌中一贯关注民生、关怀百姓的特点,展现了他作为“诗史”创作者的历史责任感与人文情怀。
四、结语
“寒衣处处催刀尺”虽简短,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对自然与生活的真实记录,更是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在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句诗中感受到古人对生活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