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染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染”字常用于描述颜色、环境或情绪的影响。许多成语中也包含了“染”字,用来形象地表达某种状态或过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含有“染”字的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一、总结
“染”在成语中多表示“被影响、被改变”的意思,既可以指颜色的沾染,也可以引申为思想、行为的感染。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体现了汉语文化的深厚底蕴。以下是部分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含“染”字的成语。
二、含“染”字的成语汇总表
成语 | 拼音 | 解释 | 出处/来源 |
染指 | rǎn zhǐ | 比喻参与不应涉及的事,或贪图非分的利益。 | 《左传》 |
染苍染黄 | rǎn cāng rǎn huáng | 比喻人容易受外界影响,随波逐流。 | 《诗经·小雅》 |
熏陶渐染 | xūn táo jiàn rǎn | 长时间地受到好的影响,逐渐改变。 | 《后汉书》 |
耳濡目染 | ěr rú mù rǎn | 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受到影响。 | 《孟子》 |
墨守成规 | mò shǒu chéng guī | 比喻固守老规矩,不求改进。 | 《庄子》 |
染红了眼 | rǎn hóng le yǎn | 形容因愤怒或激动而眼睛发红。 | 现代口语常用 |
染病 | rǎn bìng | 指感染疾病,也可比喻思想或行为受到不良影响。 | 一般用法 |
染色 | rǎn sè | 将物体染上颜色,也可比喻被某种观念影响。 | 日常用语 |
染血 | rǎn xuè | 血染,形容战斗激烈或血腥场面。 | 古代文学常用 |
染指于鼎 | rǎn zhǐ yú dǐng | 比喻参与不该参与的事情,尤其是权力之争。 | 《左传》 |
三、结语
“染”字在成语中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也有对社会行为的隐喻。了解这些成语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中文表达,还能深入体会汉语中蕴含的哲理与智慧。希望以上整理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