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云覆雨是什么意思】“翻云覆雨”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反复无常、善变多端,或者指局势变化迅速、难以预料。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安定城楼》诗:“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阴里望江秋。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虽然原诗中并未直接使用“翻云覆雨”,但后世在文学和日常用语中逐渐赋予了它更丰富的含义。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翻云覆雨 |
拼音 | fān yún fù yǔ |
出处 | 唐代李商隐《安定城楼》(引申用法) |
本义 | 比喻局势变化莫测,或人的行为反复无常 |
引申义 | 形容人反复无常、言而无信、心机深沉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际关系、政治风云、市场波动等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翻云覆雨”最初并不是用来形容人的性格,而是用来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化。古人常用“翻云覆雨”来形容天气的变幻莫测,比如乌云翻滚、雨水倾盆。后来,这一词语被引申为比喻人心难测、行为善变,尤其是在政治、官场或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更为常见。
在古代文人笔下,“翻云覆雨”也常用于讽刺那些趋炎附势、反复无常的小人,表达对这种行为的不满和批评。
三、使用示例
示例句子 | 释义 |
他这个人翻云覆雨,让人难以信任。 | 表示此人反复无常,不可靠。 |
政局翻云覆雨,令人捉摸不透。 | 形容政治局势变化快,难以预测。 |
市场行情翻云覆雨,投资风险很大。 | 指经济形势波动剧烈,变化多端。 |
四、成语与类似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翻云覆雨”的区别 |
反复无常 | 行为不稳定,经常改变 | 更强调行为本身的变化 |
朝三暮四 | 指人不专一,反复无常 | 多用于感情或选择上 |
阴阳怪气 | 行为古怪、难以捉摸 | 更侧重于态度和作风 |
变化多端 | 情况多变,难以预料 | 更强调外部环境的变化 |
五、总结
“翻云覆雨”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成语,既可以描述自然现象的变化,也可以用来讽刺人的反复无常。在现代语境中,它更多地被用于形容人际关系中的不可靠和政治、经济领域的不确定性。了解这一成语的背景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加准确地运用它,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