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问答 >

苟利于民出处

2025-09-28 22:09:36

问题描述:

苟利于民出处,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8 22:09:36

苟利于民出处】“苟利于民,不必循俗”这句话出自《淮南子·氾论训》。该句强调的是,只要对百姓有利的事情,就不必拘泥于旧有的习俗或传统。这种思想体现了古代先贤在治理国家时注重实效、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原文出处

书名 作者 篇名 原文
《淮南子》 刘安及其门客 《氾论训》 “苟利于民,不必循俗;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二、释义与背景

“苟利于民”意为只要对人民有益,“不必循俗”表示不必拘泥于旧有的风俗习惯;“苟周于事”指只要能妥善处理事情,“不必循旧”则意味着不必一味遵循旧制。整句话表达了一种务实、灵活、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淮南子》是西汉时期由淮南王刘安召集门客编撰的一部哲学著作,融合了道家、儒家、法家等多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因势利导、以民为本。此句正是其思想的体现之一。

三、现实意义

观点 解释
实用主义 强调实践效果,不被传统束缚
民本思想 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改革精神 鼓励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革
古今结合 古代智慧对现代社会治理仍有借鉴意义

四、相关延伸

相关语句 出处 含义
“民为邦本” 《尚书》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荀子》 民心向背决定政权稳固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管子》 政治的成功在于顺应民心

五、总结

“苟利于民,不必循俗”不仅是《淮南子》中的经典语句,更是一种深刻的政治智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社会变革和发展时,应以实际效果和人民利益为导向,而不是盲目守旧。这一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推动政策创新、优化公共服务等方面,值得深入思考与借鉴。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句在现代治理中的应用,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