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交响曲又叫什么交响曲】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是音乐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交响乐作品之一。这部作品不仅在音乐结构上具有突破性,更因其第四乐章中加入合唱而成为历史上第一部使用人声的交响曲。因此,它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
以下是对《第九交响曲》别名的总结与介绍:
一、
《第九交响曲》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1824年创作的交响曲,正式名称为《A大调第九交响曲,作品125》(Symphony No. 9 in D major, Op. 125)。由于其独特的第四乐章采用了弗里德里希·席勒的诗作《欢乐颂》(Ode to Joy),并由合唱团演唱,因此该作品也被称为《欢乐颂交响曲》。
此外,因贝多芬在创作此曲时已完全失聪,这部作品也被视为他艺术生涯的巅峰之作,象征着人类精神的胜利。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第九交响曲》还可能被称作“英雄交响曲”或“命运交响曲”,但这些称呼更多用于指代贝多芬的其他作品。
二、表格:第九交响曲的别名及解释
别名 | 正式名称 | 说明 |
第九交响曲 | Symphony No. 9 in D major, Op. 125 | 贝多芬创作的第九部交响曲,编号为Op. 125 |
欢乐颂交响曲 | Ode to Joy Symphony | 因第四乐章采用席勒的《欢乐颂》诗歌而得名 |
奇迹交响曲 | The Miracle Symphony | 因贝多芬在完全失聪后仍完成此作而得名 |
人声交响曲 | Choral Symphony | 因首次在交响曲中引入合唱团而闻名 |
贝多芬第九 | Beethoven's Ninth | 简称,常用于日常交流和音乐教育中 |
三、结语
《第九交响曲》不仅是贝多芬个人艺术成就的高峰,也是西方古典音乐史上的里程碑。它所承载的精神力量与艺术创新,至今仍深深影响着全球的音乐爱好者与创作者。无论从历史价值还是艺术表现来看,《第九交响曲》都值得被铭记与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