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枯拉朽的含义】“摧枯拉朽”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力量强大、迅速而彻底地摧毁或瓦解某种事物。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常见,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描述某种强大的势头或效率。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摧 | 破坏、摧毁 |
枯 | 干枯的枝叶,比喻脆弱的事物 |
拉 | 拉动、扯断 |
朽 | 腐烂的木头,同样指脆弱、不堪一击的事物 |
整体意思为:像摧折干枯的枝叶、拉断腐烂的木头一样,形容力量强大,轻易地摧毁一切薄弱之物。
二、用法与语境
使用场景 | 示例 |
形容力量强大 | 他的改革措施如摧枯拉朽,迅速改变了整个行业格局。 |
描述快速进展 | 新技术的发展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市场。 |
表达不可阻挡的势头 | 敌军攻势如摧枯拉朽,我方防线很快崩溃。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势如破竹、雷霆万钧、一往无前 |
反义词 | 举步维艰、力不从心、寸步难行 |
四、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若夫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风霜之气,不能凋枯木。然则摧枯拉朽,其势自尔。”意指即使是衰弱的力量,也能轻易摧毁脆弱的事物。
五、总结
“摧枯拉朽”是一个形象生动、富有力量感的成语,适用于描述具有强大破坏力或推进力的情境。它强调的是力量的绝对优势和行动的迅速果断。在写作中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以上文字和表格的形式,我们对“摧枯拉朽”的含义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无论是学习中文还是提升写作水平,掌握这类成语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