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骜不羁意思是什么】“桀骜不羁”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非常倔强、不服从、不守规矩。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历史人物的描述,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和形象感。
一、词语解释
桀骜不羁:
- 桀:指夏朝末代君主桀,以暴虐著称。
- 骜:意为骄横、傲慢。
- 不羁:不受约束、自由放纵。
合起来,“桀骜不羁”原意是指像夏桀一样桀骜不驯、不守礼法、狂妄自大。后来引申为形容人性格倔强、难以驯服、不拘小节、不愿受约束。
二、用法与语境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形容性格 | 他从小就桀骜不羁,不喜欢被别人管教。 |
描述行为 | 这位艺术家桀骜不羁,常常挑战传统规则。 |
历史评价 | 古人常批评某些将领桀骜不羁,难以驾驭。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不拘一格、桀骜不驯、我行我素、狂放不羁 |
反义词 | 温顺听话、循规蹈矩、安分守己、谨言慎行 |
四、成语来源与演变
“桀骜不羁”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多用于描写那些性格强硬、不愿妥协的人物。如《史记》中提到夏桀的暴政,后人以此来形容类似性格的人。
随着语言的发展,该成语逐渐脱离了对历史人物的直接指代,转而成为一种性格描述的常用表达。
五、使用注意事项
- 该词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口语中较少使用。
- 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但在某些语境下也可作为褒义,如形容有个性、有主见的人。
- 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避免误解其情感色彩。
总结
“桀骜不羁”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性格倔强、不守规矩、难以驯服。它在文学和日常表达中都有广泛应用,但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和情感倾向。通过了解其来源和用法,可以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