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在什么时候】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其时间跨度较长,影响深远。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以下将通过与表格形式进行整理。
一、
太平天国运动始于1851年,结束于1864年,历时约13年。这场运动由洪秀全领导,以“拜上帝教”为思想基础,提出了“均贫富”“反清复明”的口号,迅速发展成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并一度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政权——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的兴起和衰落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关键战役,如金田起义、定都天京(今南京)、北伐、西征、天京事变等。最终,在清政府与外国势力联合镇压下,太平天国于1864年被彻底击败,天京失守,洪秀全去世,标志着这场运动的终结。
二、时间表
时间 | 事件 | 简要说明 |
1847年 |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 洪秀全结合基督教思想,创建宗教组织 |
1851年 | 金田起义 | 太平天国运动正式爆发 |
1853年 | 定都天京(南京) | 太平天国建立政权,改称“天京” |
1856年 | 天京事变 | 权力斗争导致内部分裂,削弱了太平军实力 |
1859年 | 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 主张学习西方制度,但未能有效实施 |
1860年 | 太平军攻占苏州、常州 | 进一步扩大控制区域 |
1864年 | 天京失守,洪秀全去世 | 清军与洋枪队联合进攻,太平天国最终失败 |
三、结语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但它对中国社会结构、政治格局以及后续的革命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从1851年到1864年,这段历史不仅是一场军事冲突,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尝试。通过上述时间表与总结,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把握太平天国的历史脉络。